文化中國行丨從八景洞到菜籽溝 尋找劉亮程和韓少功的文學原鄉(xiāng)
2024-10-11 19:54:19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
20多年前,,作家韓少功定居汨羅市三江鎮(zhèn)八景洞,,每年有一半時間在這里晴耕雨讀,,《山南水北》《日夜書》《修改過程》……一部又一部作品從這里流淌而出,。
10多年前,,作家劉亮程偶遇天山北坡一個名叫菜籽溝的小村落,,在這里建立木壘書院,,并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捎話》和《本巴》,。如今的菜籽溝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藝術家村落”,。
在記者看來,,這兩位長期耕耘在中國鄉(xiāng)村大地上的作家,,更像是遠離喧囂的“文學隱士”。近日,,韓少功跨越千里,,從八景洞來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xiāng)菜籽溝村,探訪老友劉亮程,,聊起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鄉(xiāng)土,、大地、農民,。通過他們的講述,,記者看到了兩位詩意作家的創(chuàng)作歷程。
落腳原始村莊,,且耕且讀
“星星,,你也來迎接一下客人吧?!?月28日,,劉亮程在菜籽溝村迎來他許久未見的老友韓少功?!靶切恰笔莿⒘脸碳抑写蠊返拿?,時常出現在他的書中。
劉亮程帶著韓少功漫步在村莊和山坡,,邊走邊談,,不時停下來看看白楊樹,或揪一個剛剛成熟的海棠果放在嘴里嘗嘗,。
作家韓少功(左)與劉亮程(中)在木壘書院,。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劉萌萌攝
兩人享受著這種進入中國鄉(xiāng)村“神經末梢”的機會,與當地父老鄉(xiāng)親打成一片,,從中獲取豐沛的文學養(yǎng)分,。
韓少功覺得菜籽溝和他的八景洞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小村莊,,我們住的都是利用廢棄的或即將廢棄的村屋改造的院子,。”
50多年前,,初中畢業(yè)的韓少功來到湖南省汨羅市插隊,,當過農民、生產隊長,、文化館干事,,一待就是10年。2000年,,他再次“下鄉(xiāng)”汨羅,,蓋了一座名叫“梓園”的小院子,。每年春夏,他都要在這座草木圍繞的鄉(xiāng)間小屋內住半年,,進行創(chuàng)作。
為什么選擇八景洞作為創(chuàng)作地,?“南方的鄉(xiāng)村就好比在山洞中,,人口稀少,里面定居的那群人身上有很多積淀下的東西,,和他們相處,,比我在文人圈、知識圈里得到的信息多得多,?!表n少功解釋,在這里,,他可以理解文學圈外更多的人,,農民、商人,、基層干部,、小學教師等,他們的思維方式,、興奮點和城里人可能有很大距離,,這種距離就是他認識社會的好機會。對于作家來說,,這是一種特別好的充電方式,。
和韓少功不同,從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小村莊中走出來的劉亮程年輕時急于到城市去,,“因為我知道城市聚集了一群優(yōu)秀的人,。我在鄉(xiāng)下,更多的是跟那些朋友玩耍,,那些有學問的人在鄉(xiāng)下是碰不到的,。當然鄉(xiāng)村蘊含的那種學問是我到老年以后才知道的?!眲⒘脸陶f,,后來他終于走出村莊,又用了近10年回望自己出生的村莊,,提筆寫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
劉亮程認為,一個作家的寫作,,大多是從家鄉(xiāng)出發(fā),,攜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所有情感,,在對家鄉(xiāng)的書寫中,一步一步抵達故鄉(xiāng),,“家鄉(xiāng)是你地理意義上出生的地方,,通過一條路你就可以找到;而故鄉(xiāng)是一個心靈深處的所在,。家鄉(xiāng)需要我們離開,,到了遠方,獲得了認識她的能力,,再把她重新撿拾起來,,然后她才成為故鄉(xiāng)?!?/p>
深入鄉(xiāng)村里,,復得返自然
木壘書院里,隨處可見各類樹木,,凡是能在新疆存活的果樹,,都能在這間院落里找到,這是劉亮程對山野生活的熟稔熱愛,。
從《一個人的村莊》到去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本巴》,,劉亮程一直書寫大地上人與萬物共居的家園,這個家園里的每個生命,都有尊嚴且靈光閃閃地活著,。
“我們書院什么動物都有,,和他們相處就一個原則,不能進我們房子,,因為我們也不進兔子窩,、狗洞。白天我們可以在院子里一起散步,、共同生活,,到了晚上就各回各的家?!眲⒘脸陶f,,動物跟村莊的交流比他更頻繁,“我家有一條叫‘太陽’的土狗,,有一次我開車到十幾公里遠的村那頭,,發(fā)現它在那里游村,或者說是走親戚,,我就想,,你不好好看護院子,跑這么遠來玩,果然它看到我的時候還感覺不好意思,?!?/p>
作家韓少功(右)參觀劉亮程(中)的木壘書院。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劉萌萌攝
兩人閑聊的過程中,,“自然”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韓少功指著書院里的葡萄藤說:“原來我家里也種了幾株葡萄,有一天我發(fā)現一條葡萄枝蔓長錯方向了,,就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把它撥了一個方向,,希望它爬藤的時候不跑偏,結果它生氣了,,第二天突然把自己的葉子落得光光的,一片都沒有了,,它是在跟我耍性子,。你和水泥鋼筋是不會產生這種反應的?!?/p>
韓少功說農村是人類的夢想和故鄉(xiāng),,和文學藝術關聯度很大,“《我的阿勒泰》能成爆款,,為什么,?其實,觀眾和電視劇里那些人的生活是沒關系的,,但是他們被某一個共同的夢,、一種割舍不下的東西觸動了。包括我寫的《山南水北》也是一本暢銷書,,讀它的大多是城里人,,他們?yōu)槭裁匆x?也可能是心里有一個秘密被觸動了,?!?/p>
對于兩位作家來說,流汗勞動的鄉(xiāng)村經驗給他們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豐富的礦藏,。韓少功在作品《山南水北》中寫道:“我哪怕走遍全世界所有的天涯海角,,也只會一次次在夢中回到一個老地方。一排沒有人影的小土房,,一片如真似幻的靜謐與清潔,,而且莫名其妙地為之感動,一顆眼淚不知不覺滾落枕邊,。我猜想,,那就是你們給我指定的天堂。”
這也得到了劉亮程的認同,?!拔沂且粋€不愿意交流的人,生活瑣事多半是夫人處理,,原來她在烏魯木齊居住時,,跟對門的人都不交流。到這村莊來,,她認識了一群六七十歲的婦女,,經常一起拍抖音買衣服,在一起能把每家每戶的故事聊個底朝天,,回來以后就講給我聽,。我的新長篇叫《長命》,寫的就是從她那里聽到的關于這個村莊人家的二手故事,?!眲⒘脸陶f,鄉(xiāng)村帶給他的最大收獲,,是讓他找到了寫《一個人的村莊》時的那種感覺,,“我在城市生活了20年,又回到鄉(xiāng)村,,可以說,,在菜籽溝村,我完成了比較重要的兩部長篇小說,,《捎話》就是在這個書院開始的,,一天天干著活抽空寫的,而《本巴》寫起來就更快了,。鄉(xiāng)村讓我成了小說家,。”
但韓少功并不鼓勵年輕人刻意留在鄉(xiāng)村,,“有很多青年人說,,韓老師你這里挺好,我們也想來,。我說別別別,,你們青年人現在要看世界、闖世界,,能走多遠走多遠,,你要離開家鄉(xiāng),遠距離對家鄉(xiāng)可能會讓你有一個更準確的判斷和認識,。當你們老了,,再去找一個最認可的生活方式,。”
在鄉(xiāng)村,,文化才是有根的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少功率先在他一篇綱領性的論文《文學的“根”》中聲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于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土壤中,?!边@在中國文壇掀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
“我們經歷了長久的農耕文明,,習慣于長期定居,,故鄉(xiāng)會給人青少年時代留下很深的烙印,故鄉(xiāng)在文學藝術的表現里面是一個被用得很多的題材,,這是作家們一個心理性,、文化性的存在?!表n少功說,,故鄉(xiāng),是中國的核心文化元素之一,,是人們思想情感的源泉,是值得大力書寫,、永遠追憶,、一輩子守望的文化家園。
作家韓少功(中)與劉亮程(右)在木壘書院聊天,。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劉萌萌攝
在中華文明史中,,村落構成了農耕社會的基礎,八景洞,、菜籽溝以及它們的“同類”,,攜手承載著鄉(xiāng)愁記憶和祖先留下的智慧。
劉亮程至今記得來到菜籽溝第一年時所看到的場景,,“當時是5月,,村民都上山采藥去了,說要過藥王節(jié),。我以前光知道有藥王節(jié),,但沒想到在這個村莊,藥王節(jié)是‘活’的,。這些村民還活在傳統(tǒng)中,。我常說,儒家文化在鄉(xiāng)村是活的,,它被上層治國,,被知識分子研究,被君子踐行,但是真正按儒家文化過日子的是老百姓,,這就是活態(tài),,文化才是有根的,才是源遠流長的,?!眲⒘脸陶f,在菜籽溝村,,人們遵循古老的節(jié)氣耕作,,總讓他想起漫長農耕文明里最地老天荒的那部分。于是,,他的筆下,,有鄉(xiāng)村山水田園的自然風光,有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有儒家式的生活規(guī)范,。
“楚人肚量大,湖南好漢多”“文學根何在,,龍舟下汨羅”,,韓少功文學館的大門旁,摘抄了兩句莫言為他寫的詩,。自開館以來,,這里接待了5萬多人次參觀者,坐實了“汨羅文學新地標”的美譽,。
在菜籽溝,,同樣能看到一座劉亮程文學館。9月29日,,劉亮程文學館數字展廳上線,,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新性和互動性,拉近了作家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成為展示文學的重要平臺,。“我們剛剛舉辦了第四屆‘絲綢之路木壘菜籽溝鄉(xiāng)村文學藝術獎’頒獎活動,,它被學者評為是中國‘最低’文學藝術獎,,因為它是在一個村里舉辦的,低到了塵土里,,但是它關注著整個中國鄉(xiāng)村大地上的鄉(xiāng)村文化,。”劉亮程說,。
菜籽溝,、八景洞,,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版圖里的動人風景與著名地標。